一、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
1、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2、有些人是单纯赞美竹子姿态的优美,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更多人喜欢的是竹子出尘气质与坚定的信念。就像苏东坡“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这种植物多么深入人心。
3、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4、元宝给我解释道:“第一句,竹子绿绿的象个直杆,在水中、在土中都能生长。第二句:竹子内部是空的,生长得很快,用不了多久就能长成。第三句:竹子的芽很绿很嫩,叶子的头儿是尖尖的。第四句:生命力很强,强到在家就很容易种”。听完,我说感觉这诗有点跳跃,前后好像没什么关系。读起来还有点拗口。元宝你随便给我背一首古诗,你就可以感觉到你这诗的毛病。于是元宝背了这首诗: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6、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村居苦寒》唐代:白居易释义:竹子柏树都被冻死,何况那缺衣的农民!
7、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8、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9、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0、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每一首诗中都带有一件事的感悟,借物喻人
11、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12、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13、这就是那棵供元宝“格”的竹子
14、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意在托物言志,以竹之劲节挺秀,抒写一己之宏愿。这首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竹的幽雅幽雅迷人。
15、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16、顺着他背的这首《早梅》,我大致解释了下:“第一句说得是梅花开了,白色的。第二句说的是这花的位置,小溪的桥旁边。第三句提到的近水就和第二句的小溪桥有关系了。而第四句说到雪未消,就和第一句花开成白色有关系。这首诗,前后几句都是有关系的。比较一下,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写的问题在哪了吧?另外,这诗,也不是想写就能写的。古人讲“格物致知”,总得仔细观察,才能有所感悟。王阳明格竹格了半月,都格出病来,也没格出什么东西。你应该再观察观察。
17、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8、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19、翻译: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20、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二、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
1、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2、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几首好的,这里还有很多http://www.chinesebamboo.net/CULTURE/verse/cersehtm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唐代:白居易释义: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5、于是,元宝又盯着家这棵竹子好一会(唉,这棵竹养了有六七年了吧。长过几轮小芽,然后枝叶还没展开就像花一样谢掉。就一直这样绿而不死,生而不盛,元宝说它“生命强而家易种”,也算是名符其实)。让我看的第二稿是这样的:
6、竹芽绿嫩叶头尖,生命强而家易种。
7、译文: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
8、我愿化作一朵洁白的云彩
9、竹石郑燮咬定青山放松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竹抱住青山直都放松原根深深扎入岩石缝隙经历狂风千万吹打折磨依旧坚硬铁任凭东西南北狂风首竹石图题画诗作者咏竹石已自界竹石般描写蕴含作者深刻思想情作者物喻实写竹赞颂却诗屹立青山坚硬岩石背景基础说竹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历经风吹雨打竹竹所象征真实写照说诗歌通歌咏竹石塑造百折挠顶立强者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情真挚语言虽通俗意义深刻意味深
10、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3、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4、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15、你好!竹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打字不易,采纳哦!
16、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17、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8、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不需要用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它,在月光的辉映下,自然可以感受的到它的传神,它的韵味。
19、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2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三、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四年级
1、坦然地与美丽的风景为伴
2、意志坚定,风吹雨打都不怕
3、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4、傅如明书法,小楷,纸本,24x12cm,2009
5、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6、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7、竹子傲骨铮铮,死死地咬住青山,没有丝毫的放松。原来它的根深深扎在石缝之中。无论是千次打磨,还是万次攻击,它的身子骨仍然坚硬。不管你刮东西南北哪路风,它也无动于衷。霸气豪气才气都不缺,堪称史上经典咏竹诗。
8、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9、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首句短短七个字,既有动作,又有情思,蕴意十分丰富。
10、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11、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12、《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宋代:向子諲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13、这首诗是郑板桥的得意之作,并且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不吝言辞地赞美竹子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欢与敬佩。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性格坚韧的象征。作者以此为题,不仅表现竹子的性情坚韧,同时自证作者清幽淡远的闲适心情。
14、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代:王维释义: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16、《鹧鸪》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
17、不为竹生为有节,应是历寒胜冰裂。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9、只为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20、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四、写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
1、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4、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5、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6、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
7、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8、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9、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10、花香淡淡庭院满好景良辰清风晚月影翩跹梦逍遥圆桥春色杨柳岸或者花开娇艳绽好缘宿命连月容花貌娟圆梦红尘间
11、《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2、因此四季常青,它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6、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7、尖尖的竹笋露出小脑袋,在滋润雨水中成长着。
18、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不仅是咏竹,更是诗人自身品格的抒发与呐喊。
19、那亘古的光辉与誓言,那守夜的明灯与信仰
20、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五、写一句关于竹子的诗
1、表面看起来,诗人是在写竹子的愁苦,其实是移情于物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的情感赋予在物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合二为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2、是在告诉我们:它的坚定的意志
3、一直以来,竹子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他们爱它的坚贞不屈、折服于它的凛凛气节,他们写下的咏叹竹子的诗篇,让人顶礼膜拜。
4、《竹衣》秋天又经过儿时的竹林,繁密,却已没有翠绿。那时的绿,通透的,如琉璃光转。叶子在枝丫上,根据落错,如岸然君子。叶儿枝儿在眼里,总能虏获我的心。如今繁密,却已没有翠绿。谁带走了呢?再看那在林子里的孩子嬉戏,那竹根扎在地里,再看,再看,惊现一抹绿!那不起眼的绿,埋在底下。是谁把萃绿带走了?夜里,我梦见。那是一片琥珀竹林,不像琉璃,更深邃。谁也没有带走竹子的翠绿,它自己脱下的。脱下的是上苍的恩赐,露出的是素素的身子,秋天好大风,冬天好大雪。竹子大抵怕风雪伤了衣裳才褪下翠衣吧。春天再经过时,又见一抹绿。
5、薄薄的浅雾,缠绵着绿竹纤瘦的身影
6、节节胜利骨头硬,敢于抗争
7、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8、它也是一个主义者,每一次花开
9、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10、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意在托物言志,以竹之劲节挺秀,抒写一己之宏愿。这首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竹的幽雅迷人。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2、相互依靠地兀立在崖缝中!在火辣的阳光下挺拔着,
13、在点燃的篝火旁,寻找千年的爱情
14、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5、潮湿的黎明是为你写诗的方向
1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9、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0、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