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三峡的古诗词有哪些
1、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到荆江见蜀江。
2、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3、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4、(3)写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6、翻译: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7、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8、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9、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10、却,可是不思量,自难忘
1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12、由一堂不理想的课到一堂成功的课,原因在哪里,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1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4、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6、至于夏水襄陵沿(10)溯(11)阻绝。或(12)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13)乘奔(14)御风,不以疾(15)也。
1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9、三峡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瞿塘峡以“雄”名世,巫峡以“秀”见长,西陵峡以“险”著称。
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二、描写三峡的诗词有什么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20)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3、欧阳修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三峡下牢溪的景观,三峡的风光。溪流,山脉纵横,清澈见底的溪流,“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水流清澈得都可以看见两岸山峰的倒影,同时,描绘了山上“岩花”、“翠柏”,“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一句点明三峡风光的壮丽雄奇。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7、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8、至于夏水()(),沿()阻绝。
9、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10、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1、(27)怪柏:形状奇特的柏树。
12、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13、▲立于三游洞至喜亭内的《峡州至喜亭记》碑刻
14、(8)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5、云雾亦来寒入骨,难拟五岳耸天举。
16、C.迳黄牛山迳:经过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
17、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18、春冬之时,则素()绿潭,回()倒影。
19、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20、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三、关于描写三峡的诗句古诗
1、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明月皎皎兮,泉流汤汤。游三峡一首(宋)王阮玉渊真水府,三峡跨长虹。
3、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5、作者分别运用什么方法突出三峡景物特点的?
6、投稿邮箱:1591045973@qq.com
7、(31)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8、(23)晴初:天刚放晴。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11、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12、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时创作的。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为险峻、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13、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1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15、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隐天()日。
16、薄冰如履心可鹜,眄见旁人已倒仆。
17、(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8、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19、(翻译)高耸陡峭的巫山把窄小的蓝天紧紧夹住,峡谷中的流水沸腾如金汤。峡中从巴国流下的江水也许会有枯竭的时候,那蓝天却永远也难以攀登。看着那黄牛山,连续三天都是凌晨即起溯江而上,夜晚才休息,可它仍然遥在前方。在此三天,满头的鬓发都已经雪白。
20、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四、描写三峡诗句有哪些
1、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登蓬莱阁观澜亭柳倩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海风拂拂催秋老,长岛遥遥落日残。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3、(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4、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5、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6、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而把夏水置于首位?
7、(34)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8、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舱。
9、(1)先写什么?为什么先写?
10、(1)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11、理解:“猿鸣三声”,在古诗文里,往往是什么意思?——多;水枯了,整个三峡都空旷了,三峡又是那么长,一声猿叫能产生多次的什么呀?——回声;所以猿的叫声是接连不断,声声凄凉,催人泪下。
12、(39)凄异:凄凉怪异。
13、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14、在三峡的七百里地界中,江流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连一点儿缺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住天光日影,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就被阻绝了.有时皇帝有令必须急速传达,就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即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地,一日之内就到,即使是骑上快马驾起风来,也没有这样快.
15、虽乘奔()风,不以()也。
16、(15)不以疾:(16)素湍:
17、这样,宜昌人都能听到你的声音啦
18、(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19、《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20、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五、关于三峡的古诗词有哪些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3、(1)朝发白帝(朝于白帝发,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4、(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5、当流溪石成野渡,藻没石棱蹴之苦。
6、(1)导:足足七百里,这么长的群山,连绵不断,像两列并行的火车,又像两条蜿蜒的长龙。怎样才能读出山的连绵不绝呢?延长字的读音;延长哪个字的读音呢?——七。
7、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椭石横陈斑斓古,久从清流相攻踞。
9、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
1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1、(15)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93页,我们来学习第26课《三峡》。
14、译文: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15、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B.不以疾也疾:快
16、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流人恋此邦。
17、洒遍时时雨,晴开处处天。
18、问题:三峡的山水有雄伟之美、奔放之美、清幽之美、凄凉之感,这么美的山水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19、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咏怀古迹·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