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柳树的七言绝句【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15 13:59:16

一、描写柳树的七绝

1、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3、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全诗可见诗人的情怀多么丰采华茂,风流潇洒。

4、(赏析)此词抒发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

5、序•节前儿子给我们买台新电视机。

6、(赏析)宋沈义父云,“咏物词,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具备。

7、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8、(赏析)方岳这首《春思》,用拟人化的笔调,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

9、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10、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11、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12、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13、柳絮在常人眼中极其寻常,或许对于城里人来说会有些陌生,其实每当到了春天之后,柳树会开始重新发芽,从而长得郁郁葱葱,等到了三月时柳絮生出,这时天气逐渐转暖,柳絮在这个时候会飞到到处都是,白色的绒毛好像是雪花一样漫天飞舞,的漂亮,也的壮观,而诗人对于柳絮也是情有独钟,很多人都描写过关于柳絮的诗。

14、十 七绝 桃树

1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6、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7、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18、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19、斜阳归舍下峰峦,开朵红霞入画端。

20、后两句则是直入主题,通过对于事物的描写,以此来表达思乡之苦,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也是为紧扣主题,同时也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正是这一夜的春风,从而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一个人远离了故乡,于是思念起了故乡,在这梦中随着那春风,一起回到了遥远的故乡,只是醒来后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二、描写柳树的七言绝句

1、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2、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3、翟红本:月试晚妆,想必她也有爱美之心,又有谁不爱这大好春光呢?

4、作品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人深入浅出地劝诫青少年要珍惜大好少壮年华,一定要勤奋学习,别到了头发花白的时候才后悔读书迟的这种人生态度,值得世人学习。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

7、山村谷雨水清明,田野欢呼雀跃声。

8、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9、我们学一首诗,光是读和理解是不够的,在我们发现一首诗好在哪里之后,要学会并且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古为今用,它为我用”。如果仅仅停留在欣赏背诵,而不能融会贯通,对我们写诗的帮助是有限的。像这首诗的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重字的连环之美和“只在”作为强调的妙处,那我们就可以来学着写。下面是我用同样的手法,写的一首七绝。

10、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11、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13、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14、杨晓宇:此诗先以肯定语气入题,然后写百花盛开之时的美丽,让人想到粉面桃花,胭脂玫瑰等,呼应百花鲜三字,完成倒装诗句。倒装入题可引人入胜。醉意甜三字,既照应前情,又牵出后意:作者面对春景,喜不自禁步入其中;又可能是看到佳人赏花,与鲜花相映相衬,美如画屏。“招唤”应为“召唤”,诗之用字,切记准确。

15、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16、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17、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

18、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

19、惟有春风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20、这是一首有名的咏物词。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三、关于柳树的诗句七言

1、我们再看这首诗的起、承、转、合。起句说(这里的柳梢)不像长安城外(灞桥上)的柳梢,然后自然的承接,那里的的柳梢怎么样呢,“只是将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寄托在柳枝上”。紧接着画风一转,讲这里月湖的柳树,这里的柳树它们不一样,它们面对湖水,就好像有神奇的力量,挽住了天上的彩虹,后“结”是为“转”作注解,挽住干什么?把他们化作贯通月湖两岸的憧憧桥。

2、(赏析)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3、犁浪翻泥肥稻谷,乡间疏雨奏芭蕉。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或者登高才能望远,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引用典故,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5、李瑞同:大井,大井——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

6、第三四句则是紧扣主题,突出了柳絮纷飞的样子,从而让这首诗更具有诗情画意,“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柳絮就像是雪花一样,依靠着它自身的纤质,从那清澈见底的池塘的上空飞过,柳絮即使是满身湿透了,也不愿意离去,紧紧地停留在那池塘的水面上。

7、外貌特征: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表达作者情感:①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②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麻烦好评,谢谢。

8、(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9、简析:一幅山村谷雨图:有水、有田、有草、有蝴蝶、还有牡丹等;画中有香有色,有动有静,画面感强。

10、(七绝)风梳垂柳湖如画 文/林海风梳垂柳湖如画,雅致闲情踏拱桥。绿水青山人欲醉,观花堤岸尽逍遥。

11、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12、现在,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手法,我们大家都知道七绝主要分四种: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不入韵式。而判断的标准,是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后一个字是平还是仄,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就是平起,第二字是仄就是仄起,第一句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不入韵式,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入韵式。此诗第一句第二个字“爱”是仄,第一句后一个字“灵”是平,所以这诗属于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诗。

13、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14、三 七绝 松树

15、(赏析)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16、(赏析)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7、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8、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于写景中翻出一层引出哲理。这种结构方式在七绝哲理诗中尤多。

19、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历来受世人赞颂,可谓是“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20、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四、描写柳树的七绝诗

1、罗隐的咏物诗总是“切于物”而“不粘于物”,这首《蜂》就是独出心裁,独具寓意的典型佳作,是一首寓意遥深,耐人寻味的千古绝唱。

2、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3、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满唐都。

4、前两句写桃杏的美好,后两句写桃杏被风吹折。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有人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7、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8、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10、李商隐用“谜”一样的人生,将衰败的晚唐诗歌推向了又一个高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谜一样的诗篇,作为一个乃至整个唐朝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就像谜一样的美,一样地令人陶醉。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3、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14、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人。

15、阿卫国:整诗合律,语言欢快,前两句对仗严整,、千村更显得大气磅礴,写出了新年胜景,天地同欢、山川比美,双节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结句“雪烟凌”却又回到了大雪纷飞的寒冷景象,与第一句试牛耕的意象不符,同时,结句好应是情感的延续,而不是继续回到景物的描写。

16、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9、(赏析)此词追昔抚今,在对生机盎然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20、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五、七言绝句咏柳的作者

1、(赏析)落花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随风飘进了屋子,在飘飘的帷幕中飞舞,又如人生终于舞作了一生中美的姿态。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渐远去,这是一首伤春之作。

2、有教别分何贵贱,少年壮志不愁穷。

3、如果人生没有遗憾,就没有了所谓的“物是人非”的遗憾之美,在崔护的世界里,正是这种有着“寻春遇艳”中产生的“人面桃花”之美与“重寻不遇”产生的“不知何处去”的遗憾之美,才交织成了一种无缘错过的美,正是这种遗憾成就了诗人千古流传的无限怅惘之情的遗憾之美。

4、韩梅:该诗意境深沉,古韵悠长。诗人或是假日闭户自修,榻上琴书代酒,窗外风雪酿诗。笔者认为,晋王康琚的《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宋陆游《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也许搁此合适。

5、前两句写去年,后两句写今天。拿去年与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6、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日阴阴正可人。

10、心舟驶向白云前,岭上撗枝半睡眠。欲造凌寒清友访,持筇迭步上峰巅。

11、这是一种壮士的心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作为士兵谁不想在战场上跟着名将报效祖国?谁不想在战场上是一个让敌人胆寒的胜者?

12、翻译:我欠着春天一首诗,我准备用玉笺和芳墨来描写相思。用牡丹杏雨抒发情感韵致,用充满绿意的浮萍来描写美丽的诗句。

1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4、闺深桂栋玉帘垂,青女舒眉下幔帷。问我茫茫何所适,东君有约愿跟随。

15、(赏析)诗中描绘出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酿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16、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7、简析:谷雨时节老友村头欢聚,品茶话桑麻,闲情逸致;完了不忘买壶酒,小活。用拐杖挑起酒壶,无需拄拐,身体健康;笑着回,可见他们谈得投机;这样的老年快乐生活令人羡慕,快哉!

18、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0、写文辛苦,按下喜欢作者支持我吧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