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钱塘的诗句或名句
1、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2、“江南”又是怎样的烟雨朦胧,“明月”又是怎样一种乡愁。
3、(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世界经典名著20册¥00正版包邮(原价¥400中小学生适读)
6、解析:本题比较简单,比喻的修辞手法不难看出;关键是指出修辞后怎么答,按照上面的方法,应具体分析,把什么比成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7、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篇3:春夜喜雨
8、浙江省取消《中考说明》各地中考命题会否马上变脸?文/旁观语文
9、(答案)⑴行舟绿水前⑵塞上燕脂凝夜紫⑶映阶碧草自春色⑷波上寒烟翠⑸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使至塞上》中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的诗句是:,。
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从孤山北的贾公亭的西面眺望全湖,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由于西湖春天多雨,使得湖面看上去比冬天上升了不少,似快与岸齐平了。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上下衔接,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湖景,而正当诗人静赏西湖那宁静的神韵时,清脆的鸟叫,打破了他的沉思。
14、(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5、有情风从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16、(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7、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18、《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保持凛然正气的诗句是:?。
19、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20、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二、含有钱塘江的诗句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今日听君歌一曲(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翻译),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5、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6、↑点击上方“中小学生阅读”关注我们
7、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2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2分)
11、(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2、曹溶(1613—1685年),字秋岳,一字洁躬,亦作鉴躬,号倦圃、鉏菜翁,浙江秀水(今嘉兴)人。
1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4、《庭中有奇树》中写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诗句是:?。
15、诗的前两句“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写诗人当年乘醉行船归来,一路观赏着钱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紧扣诗题的“忆”,表明诗人是凭自己的记忆来描绘他当年观赏钱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则告诉人们他当年是醉眼赏景的。
1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7、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18、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0、(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钱塘江诗句有哪些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品味多彩生活,积累多彩诗文。(8分)
3、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5、《关雎》中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6、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7、《题临安邸》“山外青山……”作者是朝。“临安”就是我们今天的市。这首诗中能体现辛辣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的诗句是,。
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高层
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⑸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13、长风几,吹度玉门关。
14、“会”是“定当”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决心。
15、⑶▲,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6、《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1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四、赞美钱塘江的诗句
1、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2、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从近五年的中考试题看绍兴卷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走向文/旁观语文
4、释义: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5、原句是: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唐]宋昱《樟亭观潮》
8、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9、(6)亲贤臣(7)独怆然而涕下(8)朝闻道
10、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出自《钱塘江潮》罗隐
11、沙鸥—飘零、伤感;江水—时光的流逝;酒—欢悦得意或失意愁苦;
1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3、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1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此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6、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
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8、胡以梅:何言乎上半首专写湖上?察他口气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几处”、“谁家”,见其间佳丽不可胜纪,而初不在“水平”、“云低”、“早莺”、“新燕”、“暖树”、“春泥”之种种布景设色也。何言乎下半首专写春行?察他口气所重,只在“渐欲迷”、“才能没”、“绿杨阴”之一路行来,细细较量春光之浅深,春色之浓淡,而初不在“湖东”、“白沙堤”几个印板上之衬贴字也。要之,轻重既已得宜,风情又复宕漾,是中唐佳调。谁谓先生之诗近于俗哉!(《唐诗贯珠》)
19、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20、《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衬托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五、写钱塘江的诗句
1、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渡荆门送别》中,诗人以移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认为好在哪里?
5、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
7、从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上着手,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探究其作用。
8、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9、辛弃疾、陆游:爱国情怀,激愤之怀,
10、(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高步瀛:方植之曰: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又曰:句句回旋,曲折顿挫,皆从意匠经营而出。(《唐宋诗举要》)
13、(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4、情境:情重,景散,意明,
15、“,。”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6、(答案)(10分)⑴上有黄鹂深树鸣⑵衡阳雁去无留意⑶谁见幽人独往来⑷猿鸟乱鸣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8、⑺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饮酒》其五)
19、译文:钱塘江外的海面宽阔无比,天空中的海浪像雷鸣一样发出巨大的声音,潮水好像从天上下来一样。
20、(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