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17 15:52:41

一、枫桥夜泊的主旨情感

1、《枫桥夜泊》诗在亚洲其他也很有影响。比如此诗在日本就家喻户晓,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清朝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寺庙仿照苏州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写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建有“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枫桥”。

2、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3、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

4、夜半/钟声∥到/客船。

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筝弹)刘乐古筝演奏《浪漫的事》

7、提问:江边有火红的枫叶,闪烁着灯火,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8、总之,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应重点考虑它如何用精练的语言来描绘典型的情节(意象),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意境,表现诗歌的主旨。要综合运用揣摩研读法、展开想象法、知人论世法去认真研究重点词句、分析表达技巧、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而领会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景物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9、PPT演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这首诗在古代山水诗中极负盛名,累代而不衰。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的时间线索问题。起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写晨景;结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变成了夜半时分;中间“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写一夜时光。诗人把时间的顺序打乱了,几乎是用倒叙式的笔法,这是诗人艺术构思的匠心之处。他有意把声态的夜半钟声放在诗尾,用声音来点活意境,获得有声有色的艺术效果。在表现丰富的视觉感以后,出以听觉。同时,夜半撞钟,其声激越,收束全诗,则有言尽意远之妙,整首诗的余味,就像这不绝如缕的钟声,悠悠袅袅。同时,音波震荡也增添了羁旅愁思,更富抒情性。

11、了解常用的鉴赏评价的角度

12、由以上数证,可见枫桥自古有名,存留至今的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和杜牧《枫桥》诗,都可证明在他们之前此桥早已名叫枫桥。枫桥一桥,寒山一寺,也赖张、杜的诗作而名闻海内。故周遵道《豹隐记谈》所谓的“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而相承作枫”,是没有根据的。

13、(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4、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

15、生:我先读诗歌的题目,看看题目告诉了我哪些信息,比如,我预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我注意到题目中的“过”是经过的意思,“松源”是地名,“晨炊”是吃早饭的意思,“漆公店”就是诗人吃早饭的地方。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我路过松源,在漆公店吃早饭。接下来我会看作者是谁,看看注释中有没有背景介绍,这些都有助于我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我会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1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从主旨上来说这首诗歌抒发的是一种羁旅行役的客子之愁,但诗歌没有过多地书写愁本身,而是通过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个凄清悠远的意境。只在第二句中以“对愁眠”淡淡地点出了愁绪的存在。

18、生:《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是离愁别绪方面的。

19、2018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20、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二、枫桥夜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3、例如: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5、(枫桥)(夜泊)(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寒山寺)(夜半钟声)

6、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别董大》

7、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技巧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①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②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③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分析:表面看来,作者好像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9、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张继也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0、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1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晚泊》,作于诗人客居苏州时。诗句生动地写出了夜泊时的见闻与感受,在一种幽静凄迷之中散发出淡淡的孤寂与惆怅。夜油: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12、学生回答:温暖、美丽。

13、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14、师:刚刚我们说起了诗人表达的情感,读诗,我们还能通过寻找体现诗人的关键词来赏析诗歌。

15、《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16、《枫桥夜泊》的主旨是对家的思念,对的忧虑。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有感而发。

17、‍‍‍2018年12月分类练习专辑出炉,欢迎选用!

18、“古筝人guzhengpeople”热门文章精选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枫桥夜泊(唐代张继诗作)

20、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结构图集合,人手一份!

三、枫桥夜泊作者表达情感

1、早怀疑姑苏无夜半钟声的,是欧阳修。他在《六一诗话》中说:“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2、意象:秋、夕阳、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3、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4、《枫桥夜泊》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实验小学市级名师何瑞丽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语文课,课程通过PPT展示重难点知识,让学生理解掌握《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内容和主旨,体悟到作者所表达的细腻情感。

5、诗题楓桥夜泊清楚地点明了此次停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简洁明快。诗人纯用白描,由残月、栖鸦、枫树、渔舟、寺院、客船、楓桥和江水八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画面。

6、枫桥夜泊军队武器栏目的网友,自称在海军潜艇部队服役,对军事内容有特殊的了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要哪个??

7、你看因为这首诗造就了一个寒山寺,事实上又因为这首诗和寒山寺又造就了一个历史上更为有名的寒山寺碑的谜案。是说到了抗日战争的时期的战犯日子鬼子松井石根是一个中国通,他对这个枫桥夜泊寒山寺石碑感兴趣,就想盗走。

8、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9、投稿邮箱:857270953@qq.com

10、(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11、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12、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13、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下卷收录张继此诗,题名为《夜泊枫江》。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收入此诗,诗题作《枫桥夜泊》。

14、提问: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15、《枫桥夜泊》是唐诗中的绝句。作者张继是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其一生留下的诗作并不多,流传于世的则更少,《全唐诗》中仅录其四十余首,且大都鲜为人知,唯有《枫桥夜泊》一诗却千余年来传颂不绝,至今依然脍灸人口,它不仅是张继蜚声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品,而且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也称得上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

16、(物理情书)我如果爱你(物理诗歌)

17、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18、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9、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民族的前途命运。

2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四、枫桥夜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雨霖铃》

2、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3、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4、清·宋宗元:写野景夜景,即不必作离乱荒凉解,亦妙。(《网师园唐诗笺》)

5、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6、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7、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8、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角声,亭、乌鸦

9、(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10、金海洋艺考文补班时间管理表

11、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12、(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13、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4、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就是说小孩没有不会背这首《枫桥夜泊》的。所以1929年的时候日本在青梅山建了一座寺庙,也叫寒山寺,这个寺庙就仿造苏州的寒山寺而建,也立了一座石碑,也刻着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也建了一个夜半钟声钟楼一座,还在附近的溪谷清流上专门架了一座枫桥。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是在无形地诉说着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魅力呀。

15、师:同学们,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不少古诗词,也学了一些诵读古诗词的方法。通常看到一首诗,你怎么读呢?

1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7、看、读阶段(三看、三读)

18、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我们要注意两点:

19、专家|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理科生杨以文化课509分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相较第一次市质检,提升了212分;苏仲尧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更是获得了金海洋1万元的特等奖!“我是文科班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金海洋上课外辅导班,应该说是金海洋的‘骨灰级粉丝’。”苏仲尧亲切地称金海洋为“老地方”,他说自己在金海洋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时间还要多,金海洋对自己帮助很大,感情很深。

五、《枫桥夜泊》的主旨

1、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2、清·张南邨:此诗苍凉欲绝,或多辨夜半钟声有无,亦太拘矣。且释家名幽宾钟者,尝彻夜鸣之。如于鹄“遥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无复松窗半夜钟”之类,不止此也。(《唐风怀》)

3、在整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秋江夜泊图。秋凉夜深,霜气逼人,上弦月落了,乌鸦惊叫,眼看江中渔火和岸上丹枫,船中游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又远远传来叩击游子心扉。

4、生:《枫桥夜泊》,从“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5、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6、陈焕的《梅花》:“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7、生:两首诗中“梅”的特征是一样的,诗人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是一样的,都是托物言志。

8、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9、《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制作。它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版于1983年出版,是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第一部。2013年的新一版《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诗作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全书约190万字。另配有唐代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等多种附录,是文学爱好者的读物。

10、诗句中的动静结合: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11、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12、①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13、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14、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15、宋·陈岩肖:六一居士《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庚溪诗话》)

16、近日,友人见告,清俞樾书张继此诗时,曾说“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两字,宋代旧籍记为“江村”。为此,笔者对张继《枫桥夜泊》进行了一番考察,拾得异文、疑义四点:“江枫”或作“江村”;“枫桥”或作“封桥”;“愁眠”或作山名;“夜半钟声”疑无。对此异文、疑义,逐一辨证如下:

17、白话文意思是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他们相视无言。远处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8、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0、出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