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夸赞女子美貌
1、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2、印象中那些古代的女子都是风姿绰约,娉婷袅袅,携着一缕香风站在时光深处。
3、50幅绝美大片,用光影展现世界之美!
4、西施的魅力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在流传,就连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5、古往今来,每一部古装剧里的美女都是梨花带笑、明眸善目,一夸就低下娇羞的脸庞……确实是一副美丽动人的画面。
6、(guósètiānxiāng)
7、王熙凤用手帕擦泪是因为想讨好贾母,因为贾母为黛玉母亲的死伤心。贾母发话她转悲为喜是因为贾母不想黛玉再伤心,可王熙凤哭个不停让贾母有些不满。从中看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8、当然还有一些常用词句,为同学们奉上:
9、鼻子:鼻若悬胆鼻梁高挺,鼻头尖尖,鼻翼不向外翻,鼻孔不朝天。
10、出处:唐·刘讷言《谐喙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11、出处:《西厢记》:“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12、十副经典对联,说不尽的妙趣故事
13、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4、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品质高雅。
15、“纤纤素手”,形容手既白嫩又纤细,格外美丽动人。古人对美女修长的手形、包括手指赞美有加,常用“纤纤素手”来形容。如《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有“纤纤出素手”,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有“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16、▲《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杨紫造型很多,都仙美,天界第一美女,充满了那样的玄幻美感,气质非凡。
17、描写“女人漂亮美丽温柔”的七言绝句如下:
18、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9、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温婉娴淑千娇百媚仪态万千国色天香花容月貌明目皓齿淡扫峨眉清艳脱俗香肌玉肤仪态万端婉风流转美撼凡尘聘婷秀雅娥娜翩跹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清丝纠缠举步轻摇明艳不可方物艳冠群芳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楚楚动人
20、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断人肠。
二、古人夸赞女子美貌词语
1、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
2、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是:“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江淹《恨赋》上也着重写了她“仰天大息”这一细节。王安石以这些为根据,一面写她的“泪湿春风”,“徘徊顾影”,着重刻画她的神态;一面从“君王”眼中,写出“入眼平生未曾有”,并因此而“不自持”,烘托出明妃容貌动人。所以“意态白来画不成”一句是对她更进一层的烘托。“意态”不仅是指容貌,还反映了她的心灵。明妃“徘徊顾影无颜色”正是其眷恋故国无限柔情的表现。
3、她的容颜映照在水面上,娇美妍丽,可以跟水中的荷花影相争艳。她摘取一朵藕花,如此一比,更觉人面似花。
4、例句:公园里的鲜花千娇百媚,令人赏心悦目。
5、《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6、绘出面容,勾勒姿态,言尽美貌和才情,古人形容的美女真是句句“绝世”,若论套路,还是古人深。
7、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词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历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
9、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10、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1、北方有个姿色出众的女子,回眸一次全城的人都为她的美貌倾倒, 再回眸全国的人都为她的绝色而惊叹。
12、比如汉武帝“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13、寥寥四句,却神行结合,动静相宜,语言含蓄蕴藉,情态缠绵悱恻,而后一个“恨”字,既解释了美人峨眉深蹙,泪痕斑斑的原因,又表达了美人由爱生怨,由怨生恨的复杂感情。这样一个哀婉幽怨的美人,是否让你心生爱怜呢?
14、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
15、就拿近几个月来说,《如懿传》、《延禧攻略》、《扶摇》、《香蜜沉沉烬如霜》这4部古装剧刷爆了你我的朋友圈。
16、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17、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18、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优雅如画!
19、尽在《小文学》“向上吧国学”,
20、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三、古人形容女子貌美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脱帽著帩头”的动作暗示了自己未婚)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3、额头:螓首蛾眉女子额头广而方,眉毛细而弯。
4、(出自):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5、▲《延禧攻略》中吴谨言也凭借该剧大火,剧中造型具有标志性古典美,脸小眼大,眉眼如画。
6、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7、(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8、让我们再看看古人是如何赞美一个女子的肌肤、头发等这些细微之处。肤若凝脂,肌白如雪,艳若桃花,出水芙蓉,鬒发如云,光可以鉴。这些描述已能够勾勒出一个肤色健康而非单纯的白的女子形象,一头美丽的秀发好像浓密的云朵,闪闪的生出耀眼光华。美而不弱,艳而不娇。这样的美,绝非是我们现代一些女孩所追求的单一的白,纯粹的白,而是健康的自然的不做作的。
9、将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真可谓“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10、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11、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12、曹植《洛神赋》、曹丕《秋胡行》、陶渊明《拟古》、陆机《日出东南隅》、江淹《悼室人》、鲍照《赠故人》、萧衍《子夜四时歌》、沈约《八咏诗》、谢朓《隋王鼓吹曲》、谢灵运《南楼》,到了唐朝和宋朝更是多到数不清,杜甫有“、佳人拾翠春相问”,李白有“一报佳人知”、白居易有“如玉佳人带酒容”、王维有“佳人坐临镜”、韦庄有“绝代佳人难得”、孟郊有“佳人莫相从”、李商隐有“如与佳人来”、孟浩然有“佳人罢缝衣”,刘禹锡有“佳人如拟咏”、杜牧有“草妒佳人钿朵色”
13、李白“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14、她的容颜映照在水面上,娇美妍丽,可以跟水中的荷花影相争艳。她摘取一朵藕花,如此一比,更觉人面似花。可是,莲梗断时,有很多藕丝,越扯越多,直至交织在一起。这缠绵不绝的藕丝唤起了她心中的情愫,真是“斩不断,理还乱”。
15、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古人在诗词文章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18、中国古代10篇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19、再来说一说,有着“闭月”之美称的貂蝉。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奇女子,她的身世、死因都让后人颇为不解。当年,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帮助王允完成了美人计、离间计、连环计等计谋。
20、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国色天香、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国色天香 、貌若天仙 、环肥燕瘦 、窈窕淑女 、秀丽端庄 、艳若桃李、花枝招展 、温柔可人、 活泼可爱 、亭亭玉立、如花似玉、 软玉温香 、兰质蕙心 、秀外慧中 、楚楚动人、明眸皓齿、 天生丽质
四、古人夸赞女子美貌翻译
1、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2、(出自):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3、唐·李白《清平调》 其三
4、“肤若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形容春秋时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肌肤之美。可以说,生为黄种人的汉民族,自先秦以来就以肌肤白为美。作为白得的“雪”和晶莹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冰雪”一说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世借用者很多,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温庭筠《菩萨蛮》:“鬓云欲度香腮雪”。
5、丰神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
6、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南苑逢美人》何思澄(南朝梁)
7、出处:《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8、这些或正面或侧面的描写,为我们生动的刻画了一个个娉娉婷婷的女子,她们似乎从画卷上走了下来,通过诗句,与远在今日的我们打了照面……
9、(出自):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10、唐·李白《清平调》 其二
11、蚕娘是指农村或山村里素颜的天然美女。
12、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李白
13、窈窕淑女,对于女子,我觉得这句话的形容是恰如其分,窈窕淑女,贤良善良的女子,美丽大方,女孩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的女孩就是男子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男子选来做配偶的人。所以只要一想到女孩的美,就立即想到这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聪慧的见识、金子般的心灵,贤惠的气质,这是比外在更加珍贵的东西。夸一句“秀外慧中”,也许就能博得美人的一见倾心呢。
15、(qīngguóqīngchéng)
16、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这形容可谓将古人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7、仅仅夸赞美人姣好的面容,不免显得有些平面。真正的美人,容貌和仪态是相辅相成的。
18、眉毛的细长和弯曲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如《诗经•卫凤•硕人》:“螓首蛾眉”。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都是赞美蛾眉。眉毛美不仅在于其“形”,还在于其“色”,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写出了眉之形与色。眉毛颜色有深有浅,但美女偏重于淡,偏重于青。古诗中常将美女的眉喻为“远山”、“春山”,这些颜色都是淡青色的,如晏几道《菩萨蛮》:“春山眉黛低”、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
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0、白话文释义: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五、古人夸赞女子美貌词
1、“纤纤素手”,形容手既白嫩又纤细,格外美丽动人。古人对美女修长的手形、包括手指赞美有加,常用“纤纤素手”来形容。如《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有“纤纤出素手”,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有“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用具体的数据来证明女子的美貌。
3、古人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的词语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国色天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貌若天仙、窈窕淑女、秀丽端庄、艳若桃李、花枝招展、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等。
4、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5、“肤若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形容春秋时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肌肤之美。可以说,生为黄种人的汉民族,自先秦以来就以肌肤白为美。作为白得的“雪”和晶莹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冰雪”一说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世借用者很多,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温庭筠《菩萨蛮》:“鬓云欲度香腮雪”。
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与此相对应的成语描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7、主要看知不知道这个美女的姓氏。
8、“超人”曾国藩是怎样炼成的
9、官网、报刊亭、书店均有售!
10、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1、《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词形容貂蝉,“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真是好一个狐媚子,貂蝉不仅凭借美色吸引到吕布,还能周旋于各种人物关系。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3、短短几句的小诗,“倾城”、“倾国”的字眼二度出现,先言有此绝美之人,再言美人的惊人魅力,然后向君王恳切呼告:您难道不知这具有倾城倾国之貌的佳人,一旦错过就再难得到了!拳拳之心意,殷切的情感,在一咏三叹之中挣到了充分的表达,产生了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拨动人的心弦。
14、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15、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形象可以说是“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这样的美女形象可称得上“妙绝千古”。
16、除此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蛟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还有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的:“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7、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18、此句出自杜甫的《丽人行》,虽然这首乐府诗是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但这两句描写美人的端庄华贵气质不凡的诗句,却为经典金句。
19、风华绝代 (fēng huá jué dài)
20、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