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儿童古诗
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2、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3、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齐天乐(宋·杨无咎)
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8、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9、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10、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11、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13、端午节,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在这样的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长寿!
14、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16、比赛采用答题形式,分4个环节进行,题型新颖、内容丰富,共有55名小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诗词,更细地品味诗词,更好地理解诗词,弘扬古典文化,丰富文学底蕴,激发了孩子们诵读中国诗词的热情。
1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代·赵蕃《端午三首·其一》
18、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1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以端午节为背景,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全词运用对比手法:上阕以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以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同时上阕的“处处忙”与下阕的“无人解”又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淡忘了端午节浓厚的历史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五月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五月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香是菖蒲。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家家户户过端午。《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二、端午节儿童古诗大全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一等奖:白优璇陈铭王宏博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浙江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辅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6、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7、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8、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1、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12、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3、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4、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6、午节的古诗四句诗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7、贺新郎(宋•许及之)
18、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19、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2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三、端午节儿童古诗五言绝句
1、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2、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文学之坛上耀眼的一颗钻石。诗词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为丰富孩子们的古诗词积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月29日,在平阳银泰城文化礼堂举办了“古韵诗词墨存风华”首届端午少儿诗词大赛。
3、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4、更多相关端午节的短诗词的问题>
5、五月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6、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7、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8、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0、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
11、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2、(篇一)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五月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五月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香是菖蒲。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13、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14、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15、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是龙飞天的日子。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女儿节、屈原日等。
16、大家好,我是郑州电台少儿艺术团小团员郭家栋,我是《小铃铛》节目的老朋友了,从3岁开始就参加郑州电台小主持人大赛,那时我口齿很不清晰,几乎每次参加比赛都没能晋级总决赛,不过我并不气馁,在妈妈的耐心陪伴下,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我进步很大,这可是吴桦姐姐亲口说的哦!大家可以听听我的声音、发音很棒吧?这次我为大家朗诵端午儿歌,希望大家喜欢我、支持我、为我点赞!
17、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18、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9、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多么开心啊!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20、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四、端午节儿童古诗两句
1、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2、七律端午(老舍)
3、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5、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6、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8、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9、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0、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11、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12、投稿邮箱:xingc2011@1com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4、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5、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6、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17、五月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五月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香是菖蒲。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家家户户过端午。
18、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1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0、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五、端午节儿童古诗简单
1、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从《诗经》到《论语》,再到《弟子规》
5、点击关注“十点一课学语文”
6、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8、好奇点学吧,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
9、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0、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1、《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
12、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3、编辑:王一凡|来源:“王一凡”
1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5、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16、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1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复屈原。
18、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9、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20、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