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龙门石窟七律
1、露白霜凝近晚秋,残荷败絮可歌讴。
2、峦岗百里绿缠绵,名寺原非峻峭间。
3、第三部分:评委作品展示
4、讲述气象人精彩故事,打造气象人精神家园。
5、赤子初心·点赞洛阳诗词大赛,在中共洛阳市委组织部、洛阳市委老干部局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历时数月,已圆满完成征集任务,经邀请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严格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根据实际情况,获奖名额适当扩大)现将获奖名单公布于后。
6、疏属山擎大帜红,扶苏墓草郁葱葱。
7、身体在人间摇晃,多么像一瓶晃动的酒瓶
8、•王卷礼||追梦人花吟(绝句六首)
9、七绝.纪念“五四"(新韵)
10、夜来秋雨寂,独品洛城醇。
11、洛阳在一枚花香里深裹疼痛,跌跌撞撞奔入宋词
12、七绝贺三型主战舰艇列装(新韵)
13、编委:子昉叶西周静誉菲妙燕
14、相搀发小昔容辨,仰抱古槐旧迹寻。
15、鉴往事,品历史,酒匠之心被揣摩,纯酿是不朽的跋涉
16、出水鱼鹰神彩毅,穿沙抖落羽毛丰。
17、窥鸟惜翎卧,秋蝉罢响蹲。
18、遍使八荒开烂漫,更将九域看娉婷。
19、促成了这只碗的整体聚会、不再散碎?
20、归家远望村头树,数载思情寄饮烟。
二、龙门石窟诗词古文
1、山妮、情非得已、敖登图雅
2、七律(乘汽垫船游郑州黄河)
3、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工业重镇、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素有十三朝帝都之美誉。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名城。来到洛阳,中集凌宇热情接待,委派专人全程陪同,安排导游跟队讲解。大家被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和神秘的“河图洛书”所吸引,为名城的典雅秀美而赞叹!龙门石窟,雄伟壮观,鬼斧神工;少林名刹,佛教圣地,扬名中外;老君山顶,千古经书,厚德传道;浪底波涌,气势恢宏,涛声震天;牡丹盛开,百花争艳,芳香四溢………千图万画,目不暇接,步移景异,将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熔铸为一体。
4、至于苏轼,我们放到第二点里一并说明。白居易和李白、杜甫创作风格不与苏轼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创作体裁不同。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作家,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作家,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色。白居易,则是以讽谕诗和闲适诗为主的诗人,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也被人称为“诗魔”和“诗王”。在唐代诗人中与李白、杜甫一样,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5、残红落尽乱莺啼,鹿韭开时柳抚堤。
6、用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去视窥,
7、静坐凝神听笑语,轻歌曼步荡欢妍。
8、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又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
9、卜算子:题卢氏水墨“梅花的飘落”
10、波浪悠悠陪柳唱,雨珠滴滴润苗乖。
11、我愿意失陷于每一次月光的皎好
12、一只酒杯的虚怀酒瘾,比江山的胸襟更加辽阔
13、经书万卷留丹壁,五彩斑斓色粲然。
14、蓝天碧水白云悠,十里河堤翠柳稠。
15、丝路起煌煌,龙门氤氲积。
16、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人,苏轼则是宋代人。苏轼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词人,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所谓“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17、每逢三月花开日,一缕春思到洛阳。
18、南方、李一凡、金东、青山、白宾、
19、七律·赞韩聪、隋文静双人花样滑冰又夺第九金
20、洛阳物华美,九鼎透瓶香。
三、龙门石窟的古诗134首
1、征途接力同追梦,乘风骐骥驰。
2、浮云未见繁华处,便与春风到洛阳。
3、东山升起团圆月,人月同圆美善真。
4、•王卷礼||七律赞艺笋(外九首)
5、第二个原则,要鲜活地看待历史人物,不能片面,也能标签化。我们很多朋友看待历史人物总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这其实是不客观的。人物都是鲜活的,只有把好与坏都剖析出来,人物形象才能立体,以求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6、向上是挺直的头颅、肋骨、脊梁与志向。向下俯瞰在雒阳城里
7、其中状物、抒情以至于交代“龙门”之名的来历,只用几十个字就将其不凡的气势渲染出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用心细细品味,两汉文章的风韵和盛唐气势的宏大尽在其中。对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以及典型的艺术造像叙述描写。
8、朝天一笑醉何处,袖裹风云向洛阳。
9、可见,白居易与李白、杜甫同样有名气。
10、肢体完整的佛,也有解不开的困局,正以缄默守住时间的秘密。众神残缺的部分,并不为人关注。
11、我是否也该腾空这个夜晚
12、少时相见同窗里,难遮羞涩红腮。校园绿叶一排排,细风恣意吻,嫩雨纵情来。
13、红尘里洒出一滴酒香,于梦境之外就是一滴香醇的式
14、但使身无累,不劳名久扬。
15、山环树掩似迷宫,峡谷寻来与梦同。
16、去融化那块早已结冰的心境。
17、在男权社会已经发展到高峰的唐朝,突然出现一个女性,石破天惊,冲破世俗的束缚,位极天下,把男人压在脚下,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18、玉蟾折桂推云卷,跃入千窗暖故乡。
19、词赋华章情未减,而今盛况又重逢。
20、把时空凝结成一个茶盅。
四、龙门石窟赞美诗
1、随着“升旗仪式正式开始,迎国旗!”的口令,护旗手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星红旗在办事处全体人员的注目下缓缓升起,如同初升的朝阳,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全体党员干部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面向国旗庄严肃立,把浓浓的爱国情怀融入到雄壮的国歌声中,融入到庄严的升旗仪式中。
2、其女强人遇到弱丈夫,她当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丈夫离去,女强人当家,似乎理所当然。
3、如今只赋东阾菊,少叹花残两嗟呀。
4、(王必强作品)评说一:《都是汉字简化惹的祸》朗诵:李爱生
5、在杂乱的字缝和砖瓦堆里
6、•王卷礼||山后王氏族赋(外一篇)
7、血染京城真理在,心怀民族热情牵。
8、不耻繁华争艳誉,只忧萧瑟送云衣。
9、我日思夜想返回东途大唐
10、接受着教育、净化着心灵。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13、往事浮沉堪镜鉴,且从盏底话兴亡。
14、(作者)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15、风物一城如画卷,请君莫负好时光。
16、端杯品味,满口津盈香气。看沉浮、水里乾坤,惹人幽梦醉。
17、登阁临窗沽酒客,泛舟恋水钓鱼翁。
18、弄巧纤云,滴翠青山,尽展妖娆。看暖阳高照,章台垂发;杜鹃含笑,蝴蝶逍遥。绿涨桃林,红稀阆苑,鸭逐鸥翔过小桥。清风里,喜勤蜂课蜜,忙燕倾巢。
19、常咏乐天俗言诗,琵琶声洗贵妃脂。
20、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五、关于龙门石窟的诗
1、五四于今已百年,征程写新篇。
2、日吐晖长波乱影,江横色映水明鳞。
3、注:贺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
4、这一杯雒阳城酒就是它全部的浓缩
5、丁美丽一生、夏天、望星空、
6、一而再再而三的鼎立于尘世间
7、来俊臣、周兴之流,本为主流文臣所鄙视,却被武则天奉为上宾,酷刑之下,政敌灰飞烟灭,可无辜的人也成了陪葬品,这是何等的悲剧。请君入瓮
8、五百年的坚韧,历代王朝的接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滚滚红尘依然生生不息。
9、静静地靠在你的心扉与你共呼同吸
10、这满地的好庄稼都是转世的头发
11、嵩阳书院是这次游学的重点。她倚峻极峰而建,占地万余平方米,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完整地保留着古代建筑布局,青砖灰瓦,端庄肃穆,古朴大方。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以及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都在此讲过学。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嵩阳书院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儒学文化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当今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带来积极影响。
12、这些造像雕琢时间介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之间,气势宏伟,栩栩如生,威仪凛然,给石马寺增添了几分威严和庄重。
13、高艳芳李绍军李在印柳成栋
14、千载帝都千载酒,几多桑海几多情。
15、其文字始而平实,继而华茂,巧妙地加以点染,突出了石窟造像恢弘博大的艺术感染力:“遥遥石窟兮,北魏始凿。
16、从斑斓的五谷,到透明地晃动
17、名家作品的驿站·平民作者的家园·草根文艺爱好者的摇篮
18、艺海琴棋画,书山辞赋诗。
19、此刻,云朵从洛阳的天空飘过
20、着意东风点染匀,看花不负洛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