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柳树的七律诗
1、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分格和律两部分,所谓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粘对等。所谓律,包括有音律、声律和韵律。那么,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2、所谓“诗家语”,即为“诗性语言”,乃诗家用含蓄、形象、跳跃、夸张、凝练、音乐性的语言表达自己主观情志之诗语。用意含蓄而曲折、蕴藉而委婉,说有限语留无限想象空间,这正如中国书画中“留白”一样。
3、主要品种:柳树有520多种,中国有257种,120个变种和33个变型。落叶乔木或灌木,芽鳞1枚,雌雄异株,雄蕊5或多数。蒴果,2裂。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主要树种有旱柳(高约20m、胸径80cm)、垂柳(高约18m)和白柳(高约30m,胸径5m)。
4、灯烛空摇影,残宵瘦宿妆。结句无力了。没有顺着绿满句的句意下来,所以两联有割裂的感觉。瘦宿妆,不解何意。
5、风吹凉露幽怀阔,雨打秋林俗念疏。
6、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杨柳枝词》作者:白居易
7、欲寄云心归故里,吟怀粉墨念真初。
8、三联转笔写下雨。雷电和霹雳不重复么?河山为啥不写作山河,读起来不更顺么?
9、春风裁嫩叶,细雨洗柔丝。
10、山腰砍柴土房居,水里擒蛙网鲤鱼。
11、少年别有月明忆,孤馆如何夜静书。
12、东山脚下平桥北,傍水依林落故居。
13、5月21日,诗词群“名劍山莊詩詞联论劍羣”邀请和尚出题写律。和尚出题如下:
14、这首诗写夏雨。困人天气日初长,厌听嘶蝉深树狂。这个狂字下的好。只是:日初长貌似不妥。初夏或者残春可以用日初长,但是蝉鸣应该是盛夏吧,季节略有不合。困人和人困不一样吧?苏轼有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这也是写初夏。困人就不好理解了。
15、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16、所以在一首中描写太复杂的东西就会失去重点。可以写的深,但是不必追求广。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燕影青帘掠,鱼形碧水移。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二、描写柳树的古诗20首
1、挪灯:家里一盏煤油灯,到了晚上就端到饭桌上让我临柳帖。
2、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3、(点击下面蓝字即可链接)
4、第四句侧写。交代垂柳的生长之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的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
5、大家对格式的掌握一般没什么问题,我们看这首诗的韵律:这首诗首句不入韵,出句的前三个白脚“丽、色、客”。按普通话读音都是四声。也就是去声。形成每个起句都要下沉一下的感觉,读起来很不舒服。古人谓之“上尾”。那么,该如何避免上尾呢?应该把中间的白脚用为上声字,也就是普通话的三声字。另外,两个韵脚稠、愁连韵,也就是相邻两个韵脚读音一样,读起来便缺少抑扬顿挫的感觉,这个要注意。
6、(本文源自网络,有增减)
7、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8、随意诗社特训部2015年第一期作业《五律柳树》《五律松树》任选其一完成。要求:起承转合分明,上景下情。承句与转句,必须是偶句。选择合理的物象营造意境。注意句子间的独立性与连贯性。
9、盈盈自摇曳,何必媚阿谁?
10、只是灯昏人半百,遥思一坐五更初。
11、春来细酿王维句,冬至闲吟太白书。
12、颔联承接首联续写落叶姿态,因霜变色,随风飘逝。
13、这是一首咏物诗,歌颂太阳。这首诗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单纯的为了咏物而咏物”。从律诗的章法上来讲,中两联的对仗与结构都有问题,句式结构雷同,缺少变化。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尤其是第三联,格律诗的第三联古人之所以叫做“颈联”,乃比喻其如人之有颈,取其转之意。当转不转,造成了毫无意义的两句话。倒是把中两联去掉,改成绝句:红日东升后,光芒次第铺。四方皆普照,世界本无殊。更像是一首诗。
14、长夜当歌心有梦,少油缺肉饭无鱼。
15、大堤杨柳雨沈沈,万缕千条惹恨深。
16、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17、儿童东风。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诗句意思: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9、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20、值此风清人正好,垂虹洞顶看鸥舒。
三、柳树诗词七绝
1、风尘碌碌又何如,旖旎乡村度畅舒。
2、云游碧水乡山远,月谢亭台柳影疏。
3、不绝蝉声噪耳旁,抬头望处淡芬芳。
4、(2)“东风”指的是()
5、此生只合水乡居,情独菰城结草庐。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小池》
7、作者听到文庙修葺一新,忽生感慨,想到从前文庙的盛况,欣然赋诗。浅析如下:
8、春风梳秀发,丝雨画峨眉。
9、入(入学)(入口)(出入)
10、二联写乘凉所见。只是写的有点普通,并不新颖。虽然写景一动一静但是鸟雀和萤虫都是动物,略显单调了。另外:鸟雀和雀鸟有啥区别,为何要颠倒?二联写的很弱。
11、雪(大雪)(雪人)(雨雪)
12、登山采玉多情趣,跳舞欢歌有业余。
13、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14、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后两句的孤寂落寞,与前两句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感叹的强烈。
15、雪:上面是雨字头,第三笔要变成横钩,不要写成“雨”字。
16、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天(清·丘浚《和宋周明老夜宿江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张三丰《修道回文诗》)鲜红炭火围炉暖,浅碧茶瓯注清茗(《四时回文诗》)。收起
17、清流浅碧簇新荷,树上高蝉尽日歌。首联写景,虽然用词普通,但是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还不错。
18、②《村居》中“醉”是说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象。()
19、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20、情深自古难书,多少愁思枕畔嘘。
四、七律咏柳的诗词
1、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2、晚来风起凉,星月澹辰光。
3、转瞬青丝成雪染,怡孙散步看诗书。
4、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5、蹉跎半世隐山居,不杀辛劳卸磨驴。
6、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7、整首诗来看,还是有点流水账,细节不多,代入感也差。根本体会不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既不喜也不悲,太寡淡了。
8、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9、春天大风冬天开花飞入下雪
10、(2)填空。这两首诗都是写()季节的景物,第一首诗既写了景物,还写了
11、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12、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13、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14、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东溪种柳》作者:白居易
15、六里苏堤春晓美,三潭映月夏风舒。
16、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17、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9、夏首轻雷落,春余织雨狂。夏首,春余感觉多余了,没必要点出这些,因为题目已经说明是夏雨了。织字不错,炼字有功力。轻雷落,和织雨狂相比,差了写。前面还可炼。
20、山东青岛地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早、分布范围广的植物之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中国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
五、七律咏柳树
1、《三衢道中》写了梅子黄了的时候,作者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3、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4、冬(冬天)(立冬)(冬雪)
5、飘piāo(飘洒)游yóu(游泳)
6、如月点评:此诗以小家女喻柳,摇曳生姿,煞是动人。承句尤佳,风中梳妆,雨中画眉,美化柳之长条,柳之眉叶。合句用问句作结,余味悠长。瑕疵:起句“婀娜”的“娜”字为仄音,承句“峨眉”出现笔误,应为“蛾眉”或“娥眉”。转句后分句“独怜蕙草怡”意不佳,且造成孤平。
7、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8、山涧幽林飞白鹤,溪桥浅水跳青鱼。
9、临风醉卧烟霞里,终老林泉不叹嘘。
10、似见桑田植林叟,更兼溪水绕山居。
11、案上裁诗迎日落,窗前数叶看风梳。
12、分布范围:柳树的适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不论高山、平原、沙丘、极地都有柳树生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13、整体来看,这首诗写的平庸了。虽然写出夏夜的特点,但是作者自己的情绪是乱的,写景也比较粗糙,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也没有在文中体现。炼字炼句就不必去说了。第三联转笔没有转好,结句就顺水而下没有滋味了。
14、人老家山心未老,韶华气自腹中书。
15、此际浮华尤雾似,昔时风物若烟消。
16、禅音总与冰晶落,一朵拈眉长叹嘘。
17、临海峦崖风景美,出行胜过读闲书。
18、莫笑儿时懵懂事,而今不悔岁华虚。
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