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重而道远下一句是意思是【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15 13:56:58

一、仁重道远的意思

1、(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意思是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4、译文: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爱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5、翻译: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爱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6、●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7、(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8、(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9、(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1、后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再次强调以仁为己任,弘毅的重远。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意思: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读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青年肩负着和人民的希望,任重道远。

14、(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5、(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6、你好ido9KY:任重道远(rènzhòngdàoyuǎn)(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词语解释:弘毅: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刚强,勇毅仁: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已:结束,停止。

17、喜欢我,就推荐给家人朋友吧

18、例句:以他的能力与毅力,必能负重致远,为公司创造新契机。

19、役使牛马驾车,道路遥远。

20、(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二、仁重而道远下一句是意思是

1、(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2、我们的肩上都扛着任重道远的担子。

3、汉魏时期很多引述此章者,也直接曰“子曰”,以曾子为孔子。

4、(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5、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任重道远。

6、(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7、(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8、曾凡朝:齊魯師範學院教授

9、任重道远:出自先秦孔子《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爱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轻车熟路。

10、(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11、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2、(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3、(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14、仁以为己任:即是“以仁为己任”,仁是含义很广的道德范畴。仁以为己任,就是把仁义道德当做自己的责任和追求。

15、(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16、(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给大家补充两条材料,宋•郑汝谐《论语意原》:弘则所存者大,故能任重。毅则所守者固,故能致远。弘而不毅则易变,毅而不弘则狭隘。

18、○阅读教育观点系列文章

19、出处:峻青《故乡杂忆》:“解放区的全体人民全力以赴的对付敌人。”

20、文本吟诵:柳慧、黄雄、徐俐、张辉玲

三、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

1、发言完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2、(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4、(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5、“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6、(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8、(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9、(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0、dàogāowàngzhòng成语释义犹言德高望重。成语出处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感情色彩褒义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德高望重

11、[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2、(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3、(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14、[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5、任重道远的意思是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6、(解释):用来表示极度、、淋漓尽致地意思。

17、(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9、◆有这7个特质的老师,会越来越好!后1个特别重要!

20、曾子,名参(shēn),是孔子早期弟子之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四、任重而道远上一句

1、(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2、(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3、等于提出来,前一章告诉你,作为一个君子,你要德才兼备。这一章,就是很具体的,你的才是什么样呢?又要宽广要弘,这个弘本身,也是大,没有边际的,无边无际的。所以你想说:我学了一点很可以了,我很能了,对吧?我不需要再去求教了。那是不行的,你要弘,你做到弘了,自然而然的就像颜回一样,你就能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因为你是弘的,你是宽广的。

4、(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6、(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意思是讲(任重道远)

8、(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9、(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1、中国文化寄托给"士"的期待,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是一种知识肯定,是一种人格界定,是一种清正的思想品位,是一种荣光的身份定位。我知道,在人生的一段旅程中,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公务员,“士”就是这旅程中的风景线。登高山可凌绝顶,引溪流可浅水吟,风云际会之时就走到了目的地。

12、(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3、任重道远:(rènzhòngdàoyuǎn)

14、(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15、(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16、(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17、[典故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回: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整)日间无所事事,反象似赘瘤一般。

18、(解释):用来表示极度、、淋漓尽致的意思。

19、(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20、(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五、任重道而道远

1、翻译:各级官员平庸无能只占着官位,忙于补救过错还来不及,哪有闲暇顾及这些规矩之外的东西呢?

2、士,假如不弘,则没有体力、才力及德力,承担行仁之重责;而假如不毅,则没有坚韧的心力,负重远行。

3、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4、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5、[近义词]无所作为、游手好闲

6、增加身体上的力量,可以通过调养与锻炼实现;增加才智上的力量,可以通过学习与事上磨练实现;增加品德上的力量,可以通过去私欲与除偏执实现。

7、明•蔡清《论语蒙引》:弘是有担当,毅是能耐久。弘、毅之实一也。

8、示例:我国教育水准有待加强,想要赶上世界的水平,仍是任重道远。

9、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0、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死而后已: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12、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13、(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6、(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17、(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8、(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曾子说:“任重而道远。”意思是:“因为士人的责任重大,所行之道是遥远。”何谓任重呢?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意思是说:“把行‘仁’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难道不重吗?”何谓道远呢?曾子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这个重担须到死才放下,难道不远吗?”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