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词4句【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21 15:07:18

一、爱国的四句诗

1、(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5、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唐代)

6、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7、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1、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1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14、雨后水珠映百合,阳下百合散芬芳。残缺花骨竞其艳,婀娜多姿惹人爱。不懂写对不对你的意思,不对就算了

15、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8、第一首——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二首——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第三首——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第四首——文天祥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五首——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9、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二、爱国的诗词4句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7、(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0、(点我跳转文章详情↑↑↑)

11、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

12、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13、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15、年代:明作者: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6、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7、第三首——夏完淳别云间

18、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3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知识检测(第726期)

19、——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三、爱国的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9岁的生日。见证风雨、收获成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愈发自信而坚强的祖国。

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个个英雄的爱国故事千古流传。不论身处何地,都心念祖国。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十四首爱国诗词,献给每一个热爱祖国、奋勇拼搏的中国人。

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8、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9、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10、⑻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2、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1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4、关于爱国的四句古诗大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李商隐《咏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5、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16、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17、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8、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19、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20、杜甫在《春望》中表现他因忧愁而日渐衰老的句子是“,”。

四、爱国的诗句四句

1、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4、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此词表达了作者的政治主张,抒写了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的豪情。

7、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1、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12、《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1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4、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

15、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李商隐《咏史》。

17、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

19、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20、译文:长安沦陷,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五、关于爱国的古诗句

1、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5、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6、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7、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10、(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采一轮松间明月供你观赏,织一件秋日的凉爽为你披上,斟一杯月宫的琼浆醉你心上,做一份仲秋的祝福圆你梦乡。

12、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1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15、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16、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重点知识检测(第697期)

17、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8、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

20、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