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1、释义: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2、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3、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4、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
5、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6、端午节的古诗两首: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8、第五名(扫黑除恶)黑社会的朋友圈和你有啥不同?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10、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1、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2、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13、宋代诗人文天祥在端午节的那天中午,也收到了一枝艾草。
14、唐代诗人陈义的这首词,前两句告诉我们的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是用五彩丝线缠绕做成的,里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还会出现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15、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16、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17、释义: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18、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0、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二、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话
1、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2、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4、楚冤终未洗,谁为饷丝筒。
5、本诗出自《全唐诗》。诗人杜甫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是叙述端午节的风俗,与题目相对应。意思在说,在端午节时期,皇上赐给我了名贵的官衣,在这样的端午节被恩宠。
6、老家胶州,端午节的味道如今愈益淡了,既欣赏不到南方水乡的龙舟竞渡,也品尝不到沁人心脾的雄黄润喉,甚至门檐下插把艾草都少有人做,因为干净的田野里已很难找得到一棵艾草。
7、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8、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9、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1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11、(七律)重回知青插队村庄
12、屈原离开我们已经有2000多年,但他留下的精华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其中能代表他的思想品格的句子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4、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黎民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15、诗人们留下不少描写端午的诗篇,
16、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17、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8、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也是我国已知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19、白话文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张耒《和端午》
三、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字
1、释义:彩色的丝线轻轻缠绕在红润的玉臂上,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在美丽的发髻上斜挂着。美女们见面都互致节日的祝贺。
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3、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5、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6、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菊花诗黄巢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龙之门大语文由龙之门教育集团和北京四中名师联合研发。
8、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3、贺新郎(宋许及之)
14、试想一下,大家都腐败,大家都沉醉,又怎能容得一个清廉、清醒的人呢?被排挤,被放逐是必然的结果,还要落下奸邪的罪名。其实就是在今天这个社会从众心理一直是主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保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多么可贵的崇高品质啊。这句话既表现了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冰心忠贞,同时也有着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无奈与痛苦。
15、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
16、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8、第四名:农村的八大碗指哪八道菜?
1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四、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大全
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2、《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4、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汩罗。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6、陈星2021年5月份诗词小辑
7、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9、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0、七律端午(老舍)
11、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1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3、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14、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
15、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16、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17、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18、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19、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2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五、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言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谩令门外簪蒿艾,且免炎乡瘴厉生。
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广。
4、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苏轼《浣溪沙·端午》
6、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7、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8、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9、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10、《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1、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2、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1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4、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切磋探讨。
15、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8、白皙的手臂上缠着五彩的丝线,在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小小的灵符。希望自己能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19、《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20、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