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16 14:05:25

一、钱塘**诗句有哪些四年级的

1、各小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汇报。

2、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3、译文: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4、七绝 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5、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6、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书写指导中,重点突破难写、易错的字。

7、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上要有变化。

8、1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节选)

9、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降雨或雨初停时。

10、王昌龄·采莲曲其一

11、0卢钺·雪梅(其二)10王安石·梅花

12、1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14、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15、老师再为大家推荐一篇现代大文学家余秋雨的经典作品——《西湖梦》。希望大家增强课外阅读,在不同文体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因为,书中自有美如画!

16、(2)变化一:潮声越来越大。

17、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18、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19、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0、南朝几度兴王事,一望懂流去不回。

二、四年级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6)教师小结:潮来前,作者通过对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2、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1)指名认读课后生字。

4、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6、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钱塘江潮)罗隐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秋过钱塘江)贯休

7、这三首古诗,你喜欢哪一首?带着自己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吧。

8、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9、审核:福州市鼓楼教师进修学校语文组

10、《十七日观潮》宋代诗人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白话文释义: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11、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12、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3、设计意图:课后对学生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4、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5、西湖犹如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晨昏各异,四时不同。阴晴雨雪,风情万种。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各具美态。历代的文人雅客都爱写西湖,赞西湖。

16、0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7、1唐·李商隐《无题》

18、今天点在看,明天变好看。

19、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0、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三、关于钱塘湖的诗有哪些

1、“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请描绘“云脚低”写出了西湖怎样的初春景象。

2、施闰章的这两句诗描写弄潮儿,用语更少,别具一格。它写弄潮儿,却不明言,而以“轻舟”借代。驾驭“轻舟”的正是勇敢矫健的弄潮儿,故写“轻舟”,也即写弄潮儿。不写斯人,而斯人自见,这是其精妙之处。江潮汹涌澎湃,“绝岸愁倾覆”,可“轻舟”偏要投身急流之中,“故溯洄”。

3、选取课内外描写西湖的三首古诗,在优美的音乐中,把孩子带入初晴后雨的西湖,阳春三月的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西湖。指导学生诵读,理解诗意,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西湖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5、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 隋炀帝挽舟者歌

7、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

8、学完课文,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课件出示:课文回顾)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呢?

9、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10、引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11、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12、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常共客飘飘。

13、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14、[设计意图]把握诗意,体会景物特点;同时做拓展延伸,理解古诗描绘景物用词之准确细腻。

15、拓展有关钱塘潮的诗句。

16、《催试官考较戏作》宋代: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白话文释义: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其中尤以农历八月十八的时候盛为壮观。

17、(1)诗人看到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板书:晴)

18、(2)找一找描写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薄雾、笼罩、宽阔、若隐若现”等词语,体会江面宽阔,薄雾笼罩的特点。)(板书:江面宽阔薄雾笼罩)

19、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细如一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20、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四、古诗中的钱塘指的是哪里

1、(课后题)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2、王安石·登飞来峰

3、诗的后两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这里,诗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将拓深诗的意境;继而,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返照入江的情景;后,则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齐着淡红衫”奇妙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夕阳辉映点点白帆的奇景。这两句诗亦实亦虚,虚实相间,也完全切合诗人醉眼观赏醉景——令人陶醉的钱塘江奇景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的奇思异想。

4、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廊《忆钱塘》

5、凭谁问,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6、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7、1唐·李商隐《锦瑟》(节选)

8、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9、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10、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1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2、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13、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14、钱塘潮头来,成都药市集。

15、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工。来信应无己,申威亦匪穷。

16、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17、(5)观看钱塘江的视频资料。(教师随机板书:万马齐奔山崩地裂气势雄伟)

18、皮日休〈汴河怀古〉

19、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20、②“乱”在这里有各种颜色的意思,初春刚到,还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突出了早春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初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

五、钱塘江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的

1、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

2、00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00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3、结合注视,理解诗意,想像诗中描绘的画面,交流。

4、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5、①“渐欲”,是渐渐将要、就要的意思,“才能”是刚够上的意思。两个词语说明早春的花尚不是姹紫嫣红,仅仅初绽便令人眼花缭乱,初生的春草仅仅长得可没马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乍见的喜悦之情。

6、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7、百川东到海,江潮如此奔腾终归有个去处,那就是大海,去大海必经“海之门”。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须臾”就突出了其速度的快。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一切似乎还没来得及回味,已经完全换成了另一场景——突然静了下来,静得如梦幻一般,如童话一般。

8、1唐·王维《相思》

9、1宋·杨《宿新市徐公店》

10、你的眼前又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11、《浪淘沙·九曲黄河沙》唐代:刘禹锡

12、第一单元:《小鸟请到这里来》和《林中的鸟声》以及《百鸟朝凤》;第二单元:《少先队员采茶歌》和《西湖春晓》及《江南好》;第三单元:《唱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和《小山羊》、《天山之春》;第四单元:《甘洒热血写春秋》、《唱脸谱》和《京调》、《急急风》、《生旦净丑荟萃》;第五单元:《木瓜恰恰恰》、《红蜻蜓》和《尼罗河主题曲》、《火车咔咔咔》;第六单元:《中国功夫》和《少林少林》、《男儿当自强》以及《武术》;第八单元《茉莉花》、《雪绒花》和《樱花》。具体目录可参阅人教网电子课本音乐一栏

13、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14、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15、译文:八月十日的晚上,月色哪里都很好。不管是茅草屋檐还是市井楼阁,我当官的地方就像蓬莱岛。凤咮堂的野生橘子树飘来香味,剑潭桥的荷花都老了。八月十八日的潮水,的确壮观,天下一绝。

16、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17、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是西湖。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游西湖!(课件播放:动人的西湖)

18、找出诗中描绘西湖的不同姿态美的景物,想象画面,感受美。

19、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

20、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