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常见诗句一年级【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3-14 16:36:01

一、小学端午节常见诗

1、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端午(唐)文秀

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3、端午节常见习俗有五种,你知道都有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5、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6、小学语文扩句、缩句专题汇总

7、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9、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10、这边小学部六大家族的端午诗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与此同时,中国文化馆的初中部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有趣的端午文化知识抢答活动。在李秀艳特级教师的引领下,同学们集体朗诵端午诗词,遥祭屈原。

11、端午日—— 殷尧藩

12、让年轻的日照光彩夺目,令人向往……

13、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1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5、 《表夏十首》之十(唐)元稹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6、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17、(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8、后后是我们端午节庆的压轴戏《五毒传》。

19、至今伫立江边。

20、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二、小学端午节常见诗句一年级

1、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2、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3、淡淡粽叶香,浓浓师生情,深深节日浓,切切情谊牵。包粽子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既了解传统节日习俗,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5、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6、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7、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还要让孩子心怀崇敬,对大自然的崇敬,对宇宙万物的崇敬。

8、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9、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10、齐天乐—— 杨无咎

1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2、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13、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14、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勤洗手(七步洗手法),特别是饭前和外出游玩回家后,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减少细菌的传播。

15、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16、这是因为每年五月初五时至夏季,蚊虫疫疾开始横生,端午这个开端也就被古人视为“恶日”,并无快乐可言。

17、(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多。

18、香包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2008年入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19、(篇二)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20、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

三、端午即事

1、披头散发行吟泽畔。

2、(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作“同舟而济”。

3、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4、家长应教育孩子学生不得参与宗教活动,不得到经文学校、唱诗班,读经诵诗,不封斋,不佩戴宗教标志。学生家长和他人不得强迫学生信教和参加宗教活动。

5、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6、往刚刚做好的袋子里先塞入一些艾草或其他填充物。

7、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9、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10、带着这些丰富的食材,他们接下来进入到另一个环节——包粽子。同样,包粽子也是需要考评的,评委根据粽子的“饱满度+不漏米、漏馅”、“美观、创意”、“台面地上的干净度”三个指标来给出综合评分。

11、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2、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3、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4、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5、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6、端午习俗传千古。

17、(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18、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9、家家户户过端午。

20、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四、端午节常见诗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4、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5、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6、疫情无情人有情,团结一心众志成。

7、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8、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9、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10、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11、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2、翻译: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5、第一首是唐末诗僧文秀写的《端午》,我们先朗读一遍。

16、(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17、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及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我校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了端午节我知道及端午节古诗配画主题活动,希望同学们能从小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8、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0、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五、屈原塔

1、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2、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3、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太极,阴阳的平衡。在这阳气至极阴气渐升的节气里,高年级的王鹏宇同学为我们呈现了太极中的呼吸、平衡。一招一式,都带着他对太极极大的热情。

5、上下齐心除疫,征帆再起兴邦。

6、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7、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8、随后,同学们通过抓阄分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端午知识抢答,答对的小组则获得优先选择食材的权利。答对的题目越多,则获取的食材也更多更丰富。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0、(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11、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2、小学“仿写句子”习题及答案(附技巧)

13、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1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15、一个伟大的主题,

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7、鹧鸪天.城市书房水榭馆墨香浓

18、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19、山河无恙港城荣,壮我中华五湖颂!

20、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