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精选100句】

个性网名 文案短句 更新时间:2023-02-15 14:02:20

一、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

1、感受他,有限空间里无限的时光……

2、中国古人爱旅游,诗人更爱旅游。

3、这首诗是熙宁五年八月,苏轼监考贡举时作。贡举是封建社会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选拔阶段,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日。这一年却迟了两天——八月十七日放榜,不消说那些考生们是等得颇为焦急的,所以作者有催试官之作。较,能校。考校是指试后的阅卷、评定。

4、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5、“天堑茫茫边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6、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7、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8、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9、这首词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观潮的盛况和潮来的壮观景象。

10、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11、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12、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测始终。

13、配套课文朗读音频(MP3)

14、诗中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何处青山是越中?”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可能是对此诗好的评价。

15、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16、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17、(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18、两位大诗人用的不是只能拍出静态图的照相机,而是用的能拍出连贯画面的摄像机。无论是庐山瀑布,还是钱塘江海潮,它们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须臾”一词,写出景物的瞬息万变。此刻,唯有调动“五官”,用“五觉法”,才能迅速地捕捉,准确地描写。“八月涛声吼地来”,这是听觉捕捉到的;“头高数丈触山回”这是视觉捕捉到的。前者是“声”,后者是“形”,声形兼具,让读者如临其境。

19、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20、这么美的文章,这么浓的情感,但是由于教师课堂上过分关注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时训练,缺少学习之后的运用,哪怕是只写一个片段也好,要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这才是有效的学习啊。

二、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

1、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

2、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3、答:这篇课文,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大潮的雄伟、壮观之外,还巧妙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体现在对观潮者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上。这篇课文,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大潮的雄伟、壮观之外,还巧妙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体现在对观潮者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等词语的运用,不仅使我们体会到观潮的盛况和观潮人的惊喜之情,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衬托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5、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6、钱塘江上大桥横,众志成城万马奔。

7、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8、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9、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10、涌若跤龙斗,奔如雪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11、没有一颗喜悦而深情的心,怎么会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

12、作者创作这首诗给人一种不事雕琢,紧凑洗练,一气呵成之感。朗声读出来,更可以感受到大起大落的气势,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1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4、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1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涨潮时的情景。八月的钱塘江大潮奔腾怒吼而来,数丈高的浪头猛烈撞向岸边的山石,然后又被弹回。潮水奔腾急遽,极为震撼。诗的后两句写退潮的景象。潮水来时凶猛,退时迅疾,片刻之间便从江海汇合之处退走了,刚才的汹涌澎湃变成了祥和安宁。此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不同的样子:波涛卷起的一座座沙堆,正沐浴在阳光之下,那泛起的白光轻柔明亮,简直就像一座座雪堆一样。

16、再往后,作者的想象力更为丰富,他从神话、历史故事中描绘潮水的骇人气势,把钱塘潮想象为战场,让人不由得不为之心惊胆战,以至于诗人因观潮也激发起豪情逸气。诗歌后想象潮水平息后水底的老鱼为之哭泣,又为潮水的强悍力量加上一笔。

17、今天是农历八月古诗有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又到一年观潮时,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中秋前后为观潮佳时节。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更盛。文人骚客慕名而来,感受潮涌的波澜壮阔,同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词作品。今夜,让我们共听潮声,同赏佳作。

18、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

19、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20、第三段(第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三、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名句

1、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了课文,也拉进了他们的生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画美景,而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学生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才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读”。

2、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唐代,杜甫《美陂行》

3、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

4、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5、需七上全册精品备课资料

6、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7、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8、《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宋代:司马槱

9、诗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10、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11、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12、回复关键词:二上精品资料(可长按复制),即可领取(正确回复关键字,否则系统无法识别)。

13、生:农历八月十八是观察的日子。

14、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15、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16、美景丨“秋花”(牵牛、木槿、菊花等)

17、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18、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19、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

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完整资源:电子课本/课件/音频/同步练习/描红字

四、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四句

1、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2、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3、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纯正,无浮华之词

4、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5、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6、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7、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8、☞何捷:帮助孩子期末迎考?父母做到“三多三少”就够了。

9、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清.施闰章《钱塘观潮》

10、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11、这首词的大意是:我经常回忆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先恐后地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中拿着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我曾多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心里仍然觉得惊心动魄。

12、傍晚时分,一道残阳倒映水中,一半的江水幽深碧绿,另一半则被落日照得火红。九月初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可这夜晚却是如此惹人怜爱:露水仿佛团团珍珠、晶莹透亮,头顶初升的新月则弯如细弓,高高地挂在天宇之上。

13、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

14、《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推荐

15、★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范仲淹★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廊《忆钱塘》★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王在晋《望江台》

16、白居易赴任杭州刺史的途中,在江边见到满眼的美景,不禁吟诗一首。

17、 作者:苏轼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18、生活辛苦,不如跳舞……广场舞的世界你真的懂吗?

19、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20、鸟惧多遥村,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五、关于古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

1、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2、日光照耀、紫气缭绕的香炉峰如同仙境。你看,这仙境的前山还挂着一幅画呢。画的是什么?瀑布。错啦!它可不是画。瞧那飞流而下的气势,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高,简直就是银河水从高高的天上直接落下来的啊。

3、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4、何处青山堪托迹?欲随徐市入蓬莱。

5、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有三:天时、地利和大风。

6、作者:(李觏)年代:(宋)体裁:(七绝)类别:(未知)

7、鱼鳞石塘上,那对镇海铁牛

8、思考:观潮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9、佳观赏时间丨中秋前后

10、有情风从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11、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12、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杨蟠《钱塘江上》

13、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4、 作者:宋昱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15、楼有樟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16、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17、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18、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

19、掌握自救的方法。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不要惊惶失措,要迅速、有序地向地带撤退,并立即向周边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呼救。在万一落水或被潮水击打的情况下,要尽量抓住身边的固定物,防止被潮水卷走。

20、钱塘江是浙江省内大的河流,它从杭州湾流入东海,在入海口会形成壮观的潮水,这就是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风光中的一大奇观。从汉魏六朝开始,人们就有了到钱塘江观潮的习惯,到了唐宋时期,观潮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到钱塘江观潮早已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一个不错项目,每年八月潮水大的时候,钱塘江边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极了,大家都想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